燃料化工论文_煤气化细渣超微粉体的制备及其相
文章目录
1 实验
1.1 材料及设备
1.2 超微粉体样品制备
1.3 性能测试及表征
1)粉体粒度测试:
2)XRF分析:
3)SEM分析:
4)XRD分析:
5)相容性分析:
6)ZETA电位测定:
2 结果与讨论
2.1 煤气化细渣的样品分析
2.1.1 工业分析
2.1.2 组分分析
2.1.3 粒度分析
2.1.4 矿物组成
2.2 球磨时间对超微粉体的影响
2.2.1 粒度及比表面积
2.2.2 微观形貌
2.2.3 物相组成
2.3 不同粒度超微粉体的相容性
3结论
文章摘要:以7个地区的煤气化细渣为原料制备超微粉体,研究球磨时间对超微粉体的粒度和比表面积、微观形貌、物相组成的影响,并探讨超微粉体在水、正己烷、丙酮3种溶剂环境中的相容性。结果表明:当球磨时间为1~3 h时所得超微粉体的粒度变化明显,3~4 h内粒度变化趋于平缓,粒度逐渐减小到2~3μm;随着粒度的减小,超微粉体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加,球磨4 h后,大多数煤气化细渣样品所制备的超微粉体的比表面积可达890 m~2/kg;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,细渣粒度变小,较多的球形颗粒转变为无规则、有棱角的颗粒;超微粉体的晶相强度减小,衍射峰宽度增大,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;超微粉体在水相、正己烷相和丙酮相中的相容性不同,这是由各种超微粉体颗粒Zeta电位、比表面积、颗粒间多孔结构的疏松程度、粉体活性等不同导致的。
文章关键词:
论文作者:李康礼 滕艳华 徐飞 王克瑞 程昌鸿 薛长国
作者单位: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
论文DOI:10.13732/j.issn.1008-5548.2022.04.011
论文分类号:TQ536.4